軟管封尾技術的發展
從不同的加熱封尾方式來看,軟管封尾機的演變大致經歷了以下四個階段:
加熱環→外加熱→超聲波→內加熱
在這幾個不同的加熱封尾方式的演變過程中,特別值得提及兩個公司:外加熱的創始公司法國凱樂施公司(KALIX)和內加熱技術的先驅瑞典諾頓公司(NORDEN)。隨著市場的變化,加熱環和外加熱這兩種技術基本上已經退出市場,超聲波封尾技術在極少數領域還有應用,而內加熱封尾技術是當今最流行,也是所有軟管封尾機設備供應商所普遍采用的一種封尾技術。
軟管包裝方式以其方便、多樣以及相對低的成本正越來越成為日化行業的一種主流包裝方式,并且這種趨勢在其他行業也初現端倪。于是,軟管包裝技術也自然受到了行業用戶越來越多的關注。軟管包裝技術水平的高低,某種程度上是取決于封尾技術的發展。目前,軟管封尾技術在歐洲發展較快,其次是日本、韓國,而中國還處于起步階段。
內加熱封尾問題分析
內加熱封尾技術雖然已經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技術,但是眾多軟管封尾機的用戶還是在使用當中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除了設備本身的低品質外,主要原因就是設備的正確操作和調試。
我們現在就一些比較普遍存在的問題(不包括由于設備本身低品質的原因造成的問題)進行一些分析。
首先,在分析出現的具體問題前須對設備進行如下的檢測:
● 檢測設備的實際運行速度是否與該規格的初始調試好的速度相同;
● 檢測LEISTER 加熱器是否處在開啟位置;
● 檢測設備的壓縮空氣供氣壓力是否達到設備正常工作時候的壓力要求;
● 檢測冷卻水是否流通順暢,并且冷卻水的溫度是否在設備要求的范圍之內;
● 檢測設備的灌裝是否有滴膏的現象,尤其要確保膏體沒有沾在管的內表壁 上部;
● 軟管的內表面不要與任何東西相接觸,以免軟管內表壁受到污染;
● 檢測LEISTER 加熱器的進氣是否正常
● 檢測加熱器內部溫度探測儀是否處在正確的位置
● 檢測加熱頭抽風裝置工作是否正常
在進行完以上的初始檢測以后,我們來分析一些常見的具體問題:
現象1:
出現左邊現象1 的時候通常是溫度過高造成。這個時候應該檢測實際溫度是否是該規格軟管正常工作時候所需的溫度。
溫度顯示器上的實際溫度應該相對穩定于設定溫度(正常偏差范圍為1℃到3℃之間)。
現象2:
出現下圖所示的一邊有耳朵的現象:首先檢測加熱頭是否正確的放置在加熱頭巢內;然后再檢測加熱頭與下面軟管的垂直度。
一邊有耳朵的現象的另外一種可能原因是兩塊夾尾板的平行度有偏差。
夾尾板平行度的偏差可以通過一個0.2 到0.3 毫米之間的墊片來進行檢測(檢測方式如左圖例所示)
現象3:
封尾從軟管中部開始裂開,出現這種現象為加熱頭尺寸不夠,請更換大一些的加熱頭。加熱頭大小的判斷標準為將加熱頭插入軟管內部,然后拔出,拔出時感覺有輕微的吸力。
現象4:
在封尾防爆線下出現“眼袋”:這種情況的出現為加熱頭出氣孔的高度不對,可按以下方式進行調整。
現象5:
軟管切尾尾部中間凹陷:出現這種問題通常是由于管杯的尺寸不對,軟管在管杯內卡得太緊。
管杯大小的判斷標準:軟管應該在管杯內充分卡住,但是當夾尾時,管杯不應該影響到軟管形狀的自然變化。
以上列舉的只是幾種常見的封尾問題,軟管封尾機用戶還得根據具體的情況來分析解決具體的問題。
內加熱技術雖然如今已是普遍使用的軟管封尾技術,但對這項技術的真正掌握是一個很長時間的經驗積累,目前幾個全球知名的軟管封尾機廠家(如諾頓,凱樂施)無疑是走在了其它廠家的前面。諾頓公司在軟管的異型封尾這一領域遠遠超前于其他所有公司,而凱樂施公司則以其加熱系統操作和更換的便捷備受眾多化妝品用戶的推崇。